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News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找泊车位,你会用互联网吗?
发布时间:2015-11-27 11:02:34 来源:停车百事通

      时下,随着互联网打车的火爆,互联网停车也在跟风热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停车应用开始占领各大停车场。在“试水”创业过程中,有创业者指出,互联网停车软件在推广中,遭遇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打破物管这块“壁垒”。而广州市停车场协会方面也表示,“互联网+停车”还未到真正使用阶段,目前都只是在铺点抢占市场。此外,现有的互联网停车平台,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吸引力似乎也不够。


停车只是个切口,创业者意在后头


     “搜车位”创始人陶毅介绍,目前互联网停车应用领域主要做以下三大方向:第一,着手改善停车缴费难的困境,通过重新改造或停车场的硬件部分来获得新的、快速缴费方式,例如车主离开前只需要“扫一扫”停车卡上的二维码,即能马上缴费,快速离开;第二,找车位,如何从大街上快速找到停车场,并且找到低于市场费用的临时租车位;第三,让别人帮忙停车,当车子开到某个位置时,召唤的司机提前等候并马上把车子开走,附近找好位置停,车主需要离开时,便提前召回车子等候。


    “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加入做停车这一块,目前大家都在一个尝试、试探的阶段。”“搜车位”创始人陶毅表示,创业者只是通过停车这一个切入口来收集“大数据”,大家关注的不只是停车,而是要延伸至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包括洗车、保险、维修等方面,这才是很多创业者真正想做的方向。


市场还未热起来,破利益壁垒很难


      就广州而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月,广州中小汽车数量与经营性泊位相比是1:0.36,也就是说有64%的中小汽车是找不到停车位的。停车难现象越发严重。

     有专业人士指出,广州本身是一个大城市,停车需求的市场无限大。但就市场创业环境来说,广州比不上北京、上海,还有包括成都、深圳等城市在内,早在2012年成都就有人做“泊泊停车”,深圳也有个“停车百事通”。但是,目前真正用这些软件可以停到车的很少,因为各个平台上提供的数据难以做到真实、有效,从而导致了许多车主不太信赖某些产品。


     该名专业人士还称,“很多时候,无论是停车A P P或是手机应用,显示的空车位数量只是从互联网上监控得到,并不是通过物业公司拿到的大数据。许多做停车相关的创业公司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与物业去做一个完整的对接,物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顽固行业,当其现有的模式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亲近。眼下,停车应用的市场也还没去到一个很热的状态,只有当它被物业公司、被市民认可了,才有可能爆发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出来。”


    “停车百事通”创始人李国伟说,从停车场方的反应来看,一小部分停车场商是特别乐意合作的。“他们也想转变,很想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抵触的。“他感觉你触及到了他的利益,或者他停车位本身就紧张,不需要你。”但大部分停车场的态度还是“看热闹”。“他们更多还是在观望,看看究竟有没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产生。”


      个案

      深圳百事通:现阶段还谈不上盈利

      痛点:市面上很多停车软件都设想过闲置车位的共享,使用率最大化。


      解决办法:尚待观察。


      自2014年10月份以来,在短短的近一年时间,停车百事通就由原来的10个城市覆盖到20个城市,从3万个停车场,增加到5万个停车场,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布局,实现国内城际联动。“我们目前的用户是300万,但如果算上百度、大众点评、深圳交委这些关联用户的话,在700万-800万左右。”李国伟说。


      虽然数据不错,但李国伟也不掩饰地说,现阶段还不能谈盈利模式。“也不光是我们,市面上叫得上名字的停车类互联网公司应该都还在培养用户和开拓停车场合作的阶段,大家的主要目标都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很多东西都要后期才能实现。”


     市面上很多停车软件都设想过闲置车位的共享,使用率最大化,这个看起来很美的点子百事通一开始也试过。“但现实操作起来太难,涉及方太多。”他举例说,比如一个商超,旁边的小区有闲置车位,看起来只是沟通车主和商超的事,但其实还涉及小区的物业和商超的物业,小区的其他车主等诸多环节。“实操几乎不可能,这些一开始的设想也是在现实中一点点摸索,才知道可不可能。”


     对于诸多企业涌进停车场这片市场,李国伟却十分欢迎。“大部分做停车场的都是创业公司,创业公司是烧不起钱的,要考虑成本。但这行地域性很强,靠一两家小小创业企业撬动整个地域这个很难。希望政府,或者更多的人进来,做的人多了,每个地域化的信息程度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才是可能的。”

 
 
CopyRight (c) 2013-2020深圳市前海硕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粤ICP备13074790号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2376号